close

非常有感觸的文章,多次都是因為裡面的話,讓我再次打起精神繼續努力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讚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後」

作者:清大動機 彭明輝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
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
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
是莫須有的!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
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
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
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
大抉擇
”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
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
學;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
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可是
,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
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
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
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
                                                                               
  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
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
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
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
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
或減”。
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再社會上扮
演什麼樣的角色。
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
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
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
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光榮或悲哀的)時刻!但是,容許我不厭其煩
的再重複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這是偶發的
際遇無法剝奪的),而不是一時順逆的際遇。如果我們能看清處這個事
實,生命的過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沒什麼好貪求,也沒什麼好焦
慮的了!剩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從人生獲得
什麼,然後安安穩穩,誠誠懇懇的去累積
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念研究所,
所以,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半再念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幾年
,才決定要念研究所。
                                                                               
 碩士畢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唸書。誰知道,世事難
料,當了五年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整裝出國念博士。出國時,
一位大學同學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
                                                                               
 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一
就決定再也不鑽營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
該得的,哪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
又何曾知曉?從此我對際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會當面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從
劍橋回來時,卻被學生當做不得了的事看待。這種表面上的大起大落
,其實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
                                                                               
 從表面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
這”兩年”之前我已經花整整一年,將研究主題有關的論文全部看完
,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制方面的研究,並且
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
                                                                               
 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期間七年的時間我從不停止過研究與自修
。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
制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常人不從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
愛在表面上以斷裂而孤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
件上強做悲喜。
                                                                               
 可是對我來講,每當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
同學誇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實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點點
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時刻裡這些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
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終止或加添。
                                                                               
 常有學生滿懷憂慮的問我:“老師,我很想先當完兵,工作一兩年
再考研究所。這樣好嗎?”
                                                                               
 “很好,這樣子有機會先用實務來印證學理,你念研究所時會比別
人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可是,我怕當完兵又工作後,會失去鬥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會像念大學時一樣茫然,因
此念的不甘不願的。”
                                                                               
 “那你還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會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是卻無法壓抑住對於這種話的感
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便加深知
識的深廣度和獲取實務經驗。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面上大相逕庭,其實
骨子裡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
                                                                               
 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裡,主人原本餵養猴子的橡實是”早上
四顆下午三顆”,後來改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改回到
”朝四暮三”。
                                                                               
 其實,先工作或先升學,期間差異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
,原不值得計較。但是,我們經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遠而持續的
累積,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
                                                                               
 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的不知何所抉擇時
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或者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
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先後之序而已。
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
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
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
想選甲案,就捨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捨不得甲案的好處。如
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
什麼關係?
                                                                               
 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花一整年準備研究所,又有什麼了不起?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說:“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
或記憶力衰退而比較難考上研究所?”我只能這樣回答:“ 一個人考不
上研究所,只有兩個可能:或者他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
                                                                               
 不夠聰明而考不上,那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假如你夠聰明,還考不上
研究所,那只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
命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下於碩士學位,而你捨不得丟
下他。
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須感到遺憾。不是嗎?”人生的路
這麼多,為什麼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
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次。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
,也沒有學歷,只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
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
                                                                               
 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有才
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華,只不過要另外找適
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
而放不下身段去創業,而只能乖乖領薪水過活。
                                                                               
 福禍如何,誰能全面知曉?我們又有什麼好得意?又有什麼好憂慮?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麼也說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了:我們
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
別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
                                                                               
 功不唐捐,最後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學。他在南
加大當電機系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給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他就
很用功,以第一志願上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上的
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
學年第一,第二名。可是從高一我就不曾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
法,藝術和哲學,而他卻始終不曾分心,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只會
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滿足,恐怕已
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
                                                                               
 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全心專注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是至少會趕上
這位同學的成就?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註定要走兩條不同的
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註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
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
,這有什麼意義?
                                                                               
 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就不曾仔細計算外在的得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
的事:我不喜歡鬼混,願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我不能放棄對人
文精神的關懷,會持續一生去探討。
                                                                               
 事實單單純純的只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生命中真實的累積,而
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
                                                                               
 有人問我,既然遲早要念博士,當年念完碩士就出國,今天是不是可以
更早升教授?我從不這樣想。老是斤斤計較著幾年拿博士,幾年升等,這
實在很無聊,完全未脫離學生時代”應屆考取”的稚氣心態!人生長的很
,值得發展的東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反過來說,有些學生覺得我”多才多藝”,生活”多采多姿”,好像很
值得羨慕。可是,為了兼顧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時要比別人多花一倍
心力,這卻又是大部分學生看不到,也不想學的。
                                                                               
 有次清華電臺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面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
在那裡,怎麼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麼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
發現:我不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作”困境”的境遇,我都當作一
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
                                                                               
 剛服完兵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遲
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至於低的離譜,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碩士期間,
家計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儉用,但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
上我過的很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
己想做的事)。三十一歲才要出國,而同學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緊張(不
知道劍橋要求的有多嚴),卻不曾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
,也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的和別人比高下
,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實了解到: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
                                                                               
 同時我也相信: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
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
                                                                               
 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麼人生於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
麼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了

                                                                               
 若要讚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chi0414 的頭像
    yachi0414

    沒有天空的雲朵 尋找陽光的出沒

    yachi04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