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本書,由美國知名媒體人,同時也是網路評論家的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所著作,書中提及Google出現讓企業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本質,並且應該學習Google的思想,彷彿請Google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Google"現在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每個人上網要找東西,前兩名一定會想到Google一下,連電影裡面也常出現這個詞,是的,你再不Google一下就跟不上這個網路時代了!

所以看完這本書,我想要Google告訴我他會怎麼做嗎?  個人有一點心得,我要秉持著開放的精神,和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變了。

現在當我在趕報告的時候,都會浮現這個心得,世界正在轉動,而且轉動的速度更快速了,就因為「Google」。從過去的經驗,好幾年前時只能在網路上找到某些人的個人網站或是企業、新聞、入口網站等等的資訊,剩餘的只能透過書本上的學習,一字一句地看,效率非常地慢,特別是在看原文書的時候,更是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一些資料,現在不一樣了。Google一開始出現時是個網路上的新手,默默無聞,第一次看到是從學長的電腦中發現連結,甚至無法想像現在的世界會因Google而轉變,現在我只要在Google搜尋引擎中打幾個關鍵字,在極短的時間內,可能還沒眨眼,資訊就跑出來了,至於資訊如何整理以及應用就是靠個人的方式去處理了,現在如何在大量的資訊當中擷取精華和最適當的內容,儼然也成為另一種學問。

所以我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Google會怎麼做?」,這個問題就不停地在我腦中思考著,作者在他的部落格當中說了一個想法:「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也在書中提出了好幾個問題,試圖說服閱讀這本書的讀者相信他的想法,從其建議當中思考:
(1)
企業反思與顧客的新關係、新架構到新的公開性,我想如果企業主看到這些想法,一定著實被打了一巴掌,因為這本書想跟企業說:「你該醒了!」而且再不行動的話,你就一定會被遠遠拋在腦後,因為現在資訊的流通是這麼地快速,顧客的需求也隨時在改變,如果仍然固執自我不做些事情就等著被淘汰。

(2) 改變舊有的組織,了解這個新社會、新的經濟到看清新的商業現實,現在是個社群的社會,因為網際網路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皆可以即時溝通交流,我用團體的智慧來解答我個人無法完成的問題,全世界的小團體合起來比世界最大的企業還巨大,甚至興趣相同的朋友們可以在網路上來場即時競賽,甚至分享還成了一種樂趣,過去的守舊思想已經改變了。

(3) 聽聽別人的聲音,不僅是消費者會變,競爭對手、環境都會變,因此發現新態度、新道德觀到新的速度,進而創造新企業法則,過去企業必須想像顧客想買的東西再去製造,但現在已經不同了,許多企業選擇聽取消費者的建議,相當於知道顧客想買的東西是什麼,而過去企業與顧客之間存在著非常巨大的資訊不對稱,往往顧客是比較吃虧的,可是書中作者認為讓顧客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事情,反而可以提升信任度,最後更要比他們更了解他們想要的產品以及準備好提供給顧客的服務,讓自己可以跟上隨時在改變的環境。

開放與封閉是一個兩面刃,大多企業認為許多知識都是不能讓他人知道的,認為一但被模仿之後,自己本身的競爭力也就消失了,可是其實不全然,企業往往只是不敢去面對問題,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也擔心一但將自己攤在陽光下之後緊接而來的一連串攻擊與審判,曾經沃爾瑪百貨的策略也是採用低調漸進的方式,因為其創始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最初是在不起眼的鄉鎮創立了一間小百貨,即使擁有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天天低價」,一切決策皆求達到顧客的真正需求”價格”為最高宗旨,但因為害怕城市中的大型百貨發現之後會反過來搶食市場,因此即使到了已經成為全美最大百貨時仍然維持保守的風格,甚至還導致吃了媒體的虧,大眾因為越不了解這家企業所以更針對他,甚至天天低價被諷刺應該改成"天天被告",直到最後沃爾瑪改變風格,選擇面對大眾的批評與審問,將自己光明正大的經營方式表露出來,情況才稍有改善。

我想這本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禮物經濟」(gift economy)這個現象,分享是種很不可思議的現象,因為可能有時候是沒有回報的,維基百科就是經由許多不求回報的人將自己的知識貢獻出來才能夠形成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線上百科全書,事實上,我也曾經在維基百科上看到某個名詞的解說不是很完整,所以也編修過一點內容,當時的想法只是認為應該讓上維基百科的同好者看到對的內容,或許我不能說自己正不正確,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不夠好,一定會有人來補充我的內容,這或許就是讓禮物經濟能夠成真,一個最基本的想法,是一種互信、互惠的分享心,為了一個共同期待的願景而貢獻一點點,根據研究,貢獻的人只占使用維基百科的1%,每個願意分享的人們應該都滿樂意為了其他99%的人貢獻自我。

但Google基本的概念也讓人非常佩服,他的搜尋引擎希望讓人們能夠找到全世界上的知識,這的確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但是Google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的要求了,作者要企業想想,如果今天自己是Google會怎麼來解決問題?並且在好幾個產業提出了一些看法與建議,雖然這些建議大多是藉由作者的部落格與很大量的讀者共同討論所萃取出來的結論,甚至下了”假如Google統治了世界”這個標題,也從媒體業、廣告業、零售業…等到公共機構都提出用Google的方式來創造新的經營方式,但是我個人並不是完全認同,我比較認同的是作者在講述”例外產業”的時候的論點,在這邊作者提到公關和律師有理由不能透明化,理由是因為他們必須為客戶負責,因此不能公開資訊,不能加入這個Google化的世界,但我覺得其實任何產業裡的企業都有其必須面對的顧客,當然也必須向這些顧客負責,所以應該是說要問問Google會怎麼做之前,應該要回過頭來想想Google的答案適不適合自己?如果適合就要趕快改變,不能再拖,如果不適合就千萬不要勉強改變,因為別人的最佳典範,光是模仿也無法成為最佳企業。所以就像書中作者提到的,Apple這家企業就是不在Google掌控中的,所以我認為作者只是看到一些已經成功的案例並且整理起來,確實能夠當作某些企業的借鏡或是參考,但並不能全然以一概全,因為即使是作者能夠說出”Google大學”也無法舉出”Google Apple”,作者只說「因為他是Apple」,就因為他是Apple所以就可以辦到Google辦不到的事嗎?不,我認為這兩種概念其實是不能拿來相比較的,Apple為什麼不用問Google會怎麼做?我想是因為他們知道顧客需要的是什麼,在行銷學裡面,有個創新的宗旨,就是銷售顧客自己都還沒想到的產品,找出市場上的缺口,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甚至可以用極低的行銷成本來達到販售目的,Apple就知道這招,所以他不用問Google該怎麼做,譬如Apple推出iPod以及iPhone兩種產品之後席捲全球市場,甚至改變了音樂產業與通訊產業的經營模式。

如果以Google為師,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呢?書中在每個可能Google化的產業中都有提到一些建議,而我歸納出幾點如下:
(1)
開放與分享:所謂的開放是指將企業所收集的資料或是進行的研究報告對外公開,讓外界知道自己本身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以及哪些服務或是產品比較受到喜愛與使用,在過去很多企業將這些資訊保留在只有高階主管才能得到的財務報表或是決策支援系統當中,但是如果能夠提供或開放出來,換個角度來看,不僅是讓顧客感受到企業對於他們的用心,更能夠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多麼地受歡迎。

(2) 協同合作:合作可以讓一加一大於二,特別是在研發設計這個流程當中,過去要將一群擁有高度技術密集的人員集中在一起並且共同為企業設計出一項產品來滿足消費者最高的期望是不容易的,但是透過網路,世界各地的設計好手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構想,譬如P&G公司現在就已經公開透過網路向全世界提出產品的設計徵選,波音公司也能夠讓他們全體的夥伴共同參與機體的設計,大幅度地減少產品的設計時間。

(3) 超越創新:創新可以適用在企業當中任何的地方,生產、行銷、研發、服務等等,但Google的創新往往讓人讚嘆,因為創新不應該是短暫的,而是要持續地創新,因此如同Google API所開放出讓任何人可以在其上加入自己的創意做出新的小功能一般,創新也是應該要被超越的,基於創新再創新。

(4) 改變與顧客的關係:過去,企業的最高口號,大多是「顧客是企業最高層的主管、顧客至上」,但是在這個Google概念的世界下,我認為應該讓顧客加入企業的團隊,顧客是同事、是朋友,讓他們幫助企業更好,將他們的意見加入考量,為了讓雙方能夠一起成長下去,所以必須改變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係,這是一種正向循環。

因此看完這本書,我確實也被當中的一些想法改變了,我反思是不是自己也該是Google化的時候了?身為一個資管系的學生,如何最快速地獲取資訊,不正是我們最基本的工夫嗎?因此,我會加入這個Google的世界,但是更要去學習如何組織架構這些龐大的資訊,將自己的想法更清楚地表達出來,並且,與這個世界共同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chi04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